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 » 市场聚焦 » 市场新脉动 »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发布,中国政策行动得分全球前十

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发布,中国政策行动得分全球前十

  有32人浏览   日期:2023-11-22

文章摘要: 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中心主任王灿领衔的清华团队,在过去2022一年中对全球197个国家......

        由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党委书记、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减污降碳协同中心主任王灿领衔的清华团队,在过去2022一年中对全球197个国家的碳中和进展进行了系统评估,从四大维度共计53项分类指标评价各国碳中和行动的进展,写成《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


        目前全球碳中和目标进度如何?在目标和行动之间存在哪些差距?正值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承诺宣示三周年之际,9月22日,《2023全球碳中和年度进展报告》正式发布。


中国在政策与行动的得分均位于全球前10


        “提出碳中和承诺已经成为全球趋势。”发布会上,王灿介绍了报告的主要发现。


        据报告,到今年9月,已经有超过150个国家做出碳中和承诺,覆盖了全球94%的GDP、86%的人口、91%的碳排放量。90%的国家将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年份设定为2050年及2050年以后,仅有12个国家承诺在2050年以前实现碳中和。“但许多国家的承诺力度难以满足人均历史责任等公平原则下2℃/1.5℃目标的减排需求。”


        “坏消息是,基于我们的模型评估,当前行动距全球目标所需仍有较大差距。在考虑多种原则得出的1540多种排放路径中,53.8%的国家碳中和目标不符合1.5℃全球温升控制的要求,37.6%的国家不符合2℃目标的要求。”王灿说道。


        报告显示,在政策行动上,各国的碳中和政策完整性和行动力度的差异比较大,发达国家在政策和行动上进展比较突出,特别是在技术和投融资上领先,但南北合作有待加强;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碳中和政策体系并不完整;中国、巴西、智利等8个发展中国家的行动得分排名全球前30名。


        在脱碳成效上,如果以各国的碳排放强度作为衡量指标,则全球多数国家还需要加速脱碳进程。尽管86%的国家碳排放强度已经开始下降,但各国实现碳中和目标的进度差异较大。仅有8个国家的碳排放强度相对于峰值下降了75%以上,有27个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强度依然在上升,主要是亚洲和非洲国家,未来有可能成为新的排放热点地区。


        报告发现,英国、瑞典、法国、西班牙、丹麦、德国、芬兰等等欧洲的发达国家政策与行动得分均位于全球前20,而发展中国家中,中国在政策与行动的得分均位于全球前10。亚美尼亚、马拉维这些比较小的发展中国家在碳中和目标的制度框架部署上得分也非常靠前。


气候投融资是制约绝大多数国家碳中和行动的障碍


        王灿指出,报告也识别到目前全球碳中和进展存在的一些不足。


        首先,气候投融资是制约绝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落实碳中和行动的重要障碍,发达国家在气候投融资的制度与行动上的领先并没有转化为足够的国际气候资金出资规模。其次,国际技术转让领域存在硬技术占比偏低、非能源领域技术转让不足等问题。第三,很多国家的碳中和目标缺乏区域和行业级的目标分解支持。


        “报告呼吁,要加速碳中和的进展需要行胜于言,各国应加强区域和行业层面的碳中和目标出台,并推动资金和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以便支撑全球和国家级碳中和目标的实现。”王灿指出。


        发布会上,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名誉主任、科技部原副部长刘燕华也从技术角度指出碳中和进程中的问题。“气候变化的本质是能源问题,能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系统,绿色的变革是大势所趋,决定了成本和竞争力,在国际上竞争相当激烈。中国曾经失去了工业革命的机会,在这一次的世界大转型过程中,我们绝不能再失去机会。一方面要实现先立后破、自立自强,在科技上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要搞好国际合作。没有低碳技术的突破,在今后的竞争和市场布局中就会处于被动局面。”此外他指出,要推动低碳产业和产业低碳的互动。


        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委员、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原司长李高对报告未来的工作提出期许,希望报告坚持客观公正,坚持用数据和案例说话,坚持学术的高标准,坚持长期耕耘。“未来可以在数据积累上下更大的工夫,在深入分析上下更大的工夫,要改进方法,评价体系要下更大的工夫,还要进一步加大与国内国际同行的交流,进一步扩大社会影响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贺克斌表示,希望更多的中国科研团队在全球性问题上开展合作和高水平的研究工作,持续为推进全球碳中和进程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新京报记者 冯琪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微信

关注中华民族品牌成长论坛,获取食品网最新商机,最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 关于“”的相关资讯